当前位置:首页 > 婚恋情感 > 行为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特点

行为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特点

2025-04-03 05:16:26 [人际关系] 来源:上海嘉相

华生的行为心理学基行为主义是时代潮流的产物,一经创立就吸引了大批的本理年轻人,这也使得行为主义不仅席卷了整个美国,研究甚至影响到了全球。特点任何一门学科的行为心理学基创立和发展都有其符合科学和时代发展的因素,行为主义心理学也是本理如此。它的研究基本理论具有如下特点。

(1)革命性原则

行为主义者摒弃了心理学以研究意识为主导的特点思想,认为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是行为心理学基意识而是行为,行为是本理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他指出,研究想要使心理学拥有像生物学和物理学等自然学科所拥有的特点地位,就要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行为心理学基科学。而只有对行为进行研究,本理才是研究取得这一结果的前提条件。关于行为和引起行为反应的环境影响,华生认为包含两个共同要素——刺激和反应。

所谓刺激就是指使有机体产生行为反应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构成有机体反应行为的一些最基本的成分。他指出,一定的刺激必然会引发反应,而一定的刺激也是因为一定的反应,二者是相对应的。由此,应该把心理学定位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所以,华生认为只有把心理学从研究意识转向研究行为,才能跻身于科学之林。而从前心理学所关注的只是那些主观的无法确定定义的意识过程。它应该更多地关注人们能看见的行为反应,继而发现行为的规律。

它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非内省式的。华生之所以指出要抛却内省式研究,是因为他发现内省法并不能获得客观的数据。他认为,个体可以对自己进行内省观察,但对别人却无法做到。而对自己的内省观察,也因为缺乏一致的标准,无法达成相同意见。所以,这种方法不够科学,应该舍弃。他提倡运用客观法对有机体进行行为研究,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等。

行为主义的目标是找出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联系的规律,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并达到对行为控制的目的。而有关精神现象行为主义并没有涉足。

(2)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是华生在对人类行为和习惯进行细致入微地考察基础上创立的。在行为主义理论中,华

生将传统心理学中的意识、记忆等名词抛弃掉,只保留了人格这一心理学词汇。在他看来,只有了解个体的人格,才能知道他适合做什么,将来的发展潜力,才能为社会需要提供必要的精准的材料。

华生认为,人类习惯的形成跟环境变化密不可分,习惯形成后,个体也就具备了适应环境的各种能力。如此,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个体才可以通过习得的习惯系统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而人类三大习惯系统——情感、思维、动作的发展,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别于一般动物。人类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顺应环境的过程,人会根据环境的改变而做出各种反应。从儿童时开始,人的动作习惯系统开始形成,并逐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发展和完善。行为主义理论指出,动作习惯系统就是人的手指、手、腿、躯干系统形成的习惯集合。与习惯密切相关的是条件反射,华生认为,条件反射是形成整个习惯的一个单位。如果我们把一个复杂的习惯进行分解,那么所得到的每一个单位都是一种条件反射。所以说,对于孩子而言,动作习惯的形成对他的发展意义重大。当婴儿拥有拿取和操纵物体的基本习惯,便开始把握整个世界。

在华生看来,年龄、练习的分配、获得机能的练习、技能练习中药物的影响决定了动作习惯的形成。他的理论详细地描述了“造人”的过程,是把人看作一部机器,身体的各部分看作组装成人的各组零件。出生时人都是平等的,但由于环境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出现了差别,有的人成为了富人、高官;有的则成为了乞丐、盗贼,而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由于各自不同的人格特征。而之所以出现不同的人格特征,则因为后天环境使得他们形成了不同的习惯系统,从而导致了人格上的差别。华生认为,个体人格决定着他的行为,它是一切动作的总和。

“人格由占支配地位的习惯系统所构成”。华生认为,占优势的习惯系统容易被识别,所以它也是用来判断人格、人格的分类依据。针对人格的发展与变化,华生指出,在人的一生中,习惯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期,主要是幼年至青春期。在这个时期,人格变化最快,而过了三十岁之后,人格变化则明显放慢速度。在华生看来,由于人格的形成是环境使然,所以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即让个体废弃旧的习惯系统,形成新的习惯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环境改变得越是彻底,人格的改变会越多。通过对人格的研究,华生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要积极培养他们的习惯,并反对杜威“从内心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教育理念,主张习惯的养成要靠环境和教育,这也是人格论观点的充分体现。

(3)情绪理论

华生认为,情绪是有机体对特定情境的反应,是内脏和腺体的深刻变化。对于情绪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确定和描述引起反应的一定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下,情境会导致一定的反应,这个反应模式就是情绪。

华生在研究中发现,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感反应,即愤怒、害怕和爱。不过,华生更为关注的是其他的人类行为和情感反应,他想知道的是这些行为和反应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为此,他做了很多实验,如对11个月大的婴儿进行的恐惧实验等,并从中得出关于情绪反应的结论。华生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并指出儿童所具有的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是以后在环境中形成各种条件反射使情绪不断发展的基础,所以他认为家庭是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环境。

(责任编辑:人际关系)

推荐文章
  • 吵架后如何妥善应对女友的指责性言辞:应对方法与反思

    吵架后如何妥善应对女友的指责性言辞:应对方法与反思 当情侣间发生争吵时,情绪容易失控,可能会说出一些伤人的指责。这些话会给对方带来痛苦,甚至对感情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我们需要妥善处理这种情况,尤其是向女友道歉的方式至关重要。要冷静下来。情绪失控时很难理 ...[详细]
  • 什么是无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

    什么是无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 1、无意识也叫下意识。通常是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它不同第二信号系统相联系,不能用言语表述。在无意识支配下采取的自己没有觉知的行为,称为无意识行为。2、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概念。按这一学说, ...[详细]
  • 什么是无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

    什么是无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 1、无意识也叫下意识。通常是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它不同第二信号系统相联系,不能用言语表述。在无意识支配下采取的自己没有觉知的行为,称为无意识行为。2、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概念。按这一学说, ...[详细]
  • 抑郁性木僵的症状,抑郁性木僵与紧张性木僵鉴别

    抑郁性木僵的症状,抑郁性木僵与紧张性木僵鉴别 抑郁性木僵:这也是精神运动性阻滞的一种表现。病人由于情绪极度抑郁而引起高度运动抑制,称“抑郁性木僵”。病人表现自主行为与要求的减少或消失,情感反应极为迟钝,缄默不语、呆坐不动,对外界刺激缺乏应有的反应 ...[详细]
  •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怎么办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怎么办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怎么办 我们作为过来人都知道,孩子的学习习惯是需要从小养成的,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课左顾右盼,甚至是上课乱说话 ...[详细]
  • 怎样判断记忆力好不好

    怎样判断记忆力好不好 怎样判断记忆力好不好?人们常说:这个人记忆力好,那个人记忆力坏。那么用什么标准去衡量记忆力的好坏呢?我们常把四种记忆品质作为评定记忆力好坏的标准。1)记忆的敏捷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要记住的东西的多少 ...[详细]
  • 怎样判断记忆力好不好

    怎样判断记忆力好不好 怎样判断记忆力好不好?人们常说:这个人记忆力好,那个人记忆力坏。那么用什么标准去衡量记忆力的好坏呢?我们常把四种记忆品质作为评定记忆力好坏的标准。1)记忆的敏捷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要记住的东西的多少 ...[详细]
  • 什么是鸡尾酒会效应?鸡尾酒会效应的例子和启示

    什么是鸡尾酒会效应?鸡尾酒会效应的例子和启示 鸡尾酒会效应是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声的现象。在嘈杂的室内环境中,比如在鸡尾酒会中,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声源:多个人同时说话的声音、餐具的碰撞声、音乐声以及这些声音 ...[详细]
  • 父母是否阻碍爱情?父母反对的爱情走向如何?揭秘真实影响!

    父母是否阻碍爱情?父母反对的爱情走向如何?揭秘真实影响! 父母是否会阻碍子女的爱情?这个问题复杂且常见。在许多文化中,父母对子女的婚姻决策有很大影响,有时会对子女的爱情关系表达反对意见,这让年轻人感到困扰和矛盾。一、父母的担忧源头父母的反对常常源于对子女的担 ...[详细]
  • 什么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的表现有哪些?性格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的表现有哪些?性格特点是什么?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恋母情结的男人的性格特点等知识。什么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心理倾向,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喜欢自己的母亲,依 ...[详细]
热点阅读